鸭子书签,一只拆封,另一只还没机会拆封

鸭子书签,一只拆封,另一只还没机会拆封

在 2025 年农历新年春节的一个晚上,我像往常一样听着机核播客入睡,偶然听到一期名为龙年最后的闲谈,关于弱点、感悟以及喝酒的节目。主播西蒙自我解剖般的讲述中,第一次让我接触到了「回避型依恋」这个概念。我因此查阅了不少相关资料,最终找到了一本在小红书和豆瓣评价都很不错的书。虽然书名可能略显「劝退」,但与之前看的「亲密关系」相比,这本书更符合我的个人需求。

坦白来说,我过去对心理学书籍一直是不屑一顾的。我认为这些书大多是把显而易见的常识包装成高深的理论,以一种过于玄妙的形式呈现给读者。「亲密关系」就是如此,这本书也难免有类似的感觉。然而,这次我却意外发现了许多触动我的内容,曾经那些难以描述的感受、不明所以的经历,现在多少都找到了一些解释。

以下是我记录的一些摘抄,并做了精简调整:

回避型依恋者的特征

有些人把自己的独立放在第一位,绝大部分事情都能自己抗下,不奢求别人的关心,更害怕麻烦别人。这些人,心理学上称之为“回避型依恋者”。

回避型依恋者们的想法, 从一开始就具有倾向性,容易从负面去设想一段关系

如果伴侣在未征求他们统一和接纳的前提下推进关系,他们会本能的推远你,回避过于亲密的关系。回避型依恋者习惯 把他人好意的“亲近”和“关心”,错误的解读为“打扰”和“控制”

回避型依恋者的情绪感知能力,多半处于滞后的状态。换句话说,他们的外在变化和内在情绪反应,是不同步的,在这中间多了一个空白期。

这种感情反应机制令回避型人格看起来“情绪稳定”,所以他们经常被误认为 有着超乎常人的理性 。同时也由于“理性(空白期)大于感性”的应对机制,使得他们在社交生活中处理感情问题游刃有余,大众甚至会把他们误认为是独立、成熟的人。

害怕争执

回避型依恋者也会喜欢上别人,因为他们的天性是对亲密关系有所向往的,当时很少主动追求亲密关系。不管是却认定关系之初还是以后,基本都需要对方来主动把关系往前推进一步。

即使回避型依恋者真的与他人结成了恋人关系,感情状态也比较稳定,但是过了一段时间,回避型依恋者会本能的开始怀疑起这段关系的稳定性。换句话说,他们是不相信长久的亲密关系能够存在的,他们普遍认为爱很短暂,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烟火罢了。

由于这种心态作祟,即使他们遇到了值得坚守的亲密关系,也会控制不住,自己认为的破坏掉这段稳定的关系。

让人为难的是, 对方无法通过良性的争吵来改变回避性依恋者 。因为他们非常害怕争执,只要发生争执,他们的第一感觉就是“分别的时候到了”。这是因为他们的内在保护机制启动了,他们喜欢通过回避来处理感情问题, 只有主动的离开伴侣,才会获得“不被抛弃”的安全感

高敏感、低需求

由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认可, 回避型依恋者尽管非常优秀,也往往会陷入自卑 。他们重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爱,无法承受别人五天见的对自己好。他们觉得无条件的好反而是负担,给予想要回报来减轻自己的“负罪感”。

回避型依恋是一种“贫穷”的人格。他们内心并不是富足的,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那一丁点儿可怜的“财富”(安全感、独立感、自我空间等),就断送了一段本可以正常发展的关系。

回避型依恋者是一群高敏感、低需求的人。

你(对方)需要的越多,回避型依恋者体验到被吞噬的压力就越大,他们就需要花更多的经历来回避、低于被你索取带来的压力,能给出的就更少。而你体验到的冷漠就更大,需求也就更大,就更想去吞噬。

在心理学家阿德勒眼中,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“我爱你,但与你无关”。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,我怎么爱你,这是我的课题,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,这是你的课题。

独立性

回避型依恋者在关系中,除了在情感上需要你多加关注和照顾以外,在现实生活中,是一个 非常独立、不做作的人 。正因为他们的独立性,使得你在亲密关系中也会有很多自由的空间。 他们永远会尊重你的选择,保护你的小小隐私,不会强迫你做不想做的事。这也许就是回避型依恋者那份“不自知的温柔”

他们的工作能力很强;他们通常拥有比常人更自律的精神;在面临危机的时刻,常人也许会惊慌失措,会紧张不安,任由冲动情绪的蔓延,但这事绝对不会发生在回避型依恋者身上。

自证预言

他们不相信伴侣就是会无条件的支持他们,会一直守护这段关系。他们认为对方早晚有一天会离开,所以会尽力保护自己不受伤害。在他们看来, 与其时候遍体鳞伤,不如事前早早撤退 。然后不断告诫地告诫自己不需要别人,不需要恋爱,把冷漠当作防御的盔甲,不断给自己加上“亲密关系是不可靠”的思想钢印。

实际上,这就是一个自证预言的过程。自证预言指的是一种常见的心里现象,意思是如果你认为某事会发生,那么就会不自觉的按照预言行事,最终令预言发生。放在回避型依恋者身上,其实就是 如果你认为伴侣一定会离开,那么在你的冷漠对待下,对方真的会离开

回避型依恋者和焦虑型依恋者

回避型依恋者内心其实对于爱的标准有着近乎完美的苛刻。他们向往的伴侣是内外兼顾,既有外在的独立和优秀,又有内在的共情和耐力。一旦伴侣没有达到这个标准,他们就会感到失落。

回避型依恋者的热恋期很短。长则两三个月,短则十几天就结束了。焦虑往往是不习惯这种感情热度的迅速退却。儿回避型依恋者和焦虑型依恋者相处一段时间,也会发现,他们独立自强的外表下,居然有着那么喜欢依赖的性格,在他们的内心居然那么脆弱无助。对于这些表现,回避型依恋者们倍感失落,于是开始想要抽身离去。

当回避型依恋者企图要抽身是,回避型依恋者的冷暴力,是焦虑最恐惧的。但焦虑型依恋者不会坐以待毙,他们会想尽各种方法证明自己。在这期间,他们不管是撒娇般的花式讨好法,还是指责、发脾气的强势攻击法,目的自由一个————挽回对方。

可悲剧的是,焦虑型依恋者越是这么做,回避型依恋者就越是要逃离。回避型依恋者们会通过屏蔽或者隐藏情绪来避免孤独;儿焦虑型依恋者们这是通过努力,获得虚假的“全能感”来战胜孤独。看起来好像焦虑型依恋者和回避型依恋者的行为模式截然相反,其实他们都是受自己对存在孤独恐惧的驱动,儿彼此会采取的解决手段,对对方来说是“致命毒药”。

真正的亲密关系

亲密是什么意思?它是一种长期稳定的情感流动。 真正的亲密,是这个人喜欢你,被你吸引,只是因为你是你,不是因为你的某些优点 。亲密让我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心是联结在一起的,我和你在一起,是舒服的、自在的、温暖的、安心的、幸福的。 无关你的价值 ,只要是和你这个人在一起,我就觉得很值得。用一句话总结,好的亲密关系,就是真实做自己。

你在做任何事情之前,都需要记住这个原则, 我愿意听你的,愿意做事,不是因为我爱你,而是因为你爱我